鱼文化目前您在:网站首页 > 鱼文化 > 鱼文化
历史中一个吃鱼的典故,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:智慧来源生活
发布时间:2021-04-02
在古代,有一官员,坐马车回家途中,路遇劫匪,劫匪把马夫和随从全都杀了,把轿子中的官员五花大绑,摔在马背上拉回了贼穴。
坐在轿子中的官员惊恐万分,塞满了布条的嘴里,呜呜地喊着,谁也听不清他在说什么,到了贼穴,黑老大摘下他嘴里的布条,官人这才得以正常喘息。
黑老大问他:家里有钱否?官人因为被吓坏了,嘴里已经说不处话来,只是呜呜地喊着,张开的瞳孔透露着他已经被吓坏了。
黑老大把他关在小黑屋里,到了夜半时分,差人给这位官人送来一条清蒸鲈鱼,官人也是饿极了,连筷子都没用上,用着扒下鱼头就开始“吸溜”
送饭的伙计见状,还未等官人吃完,咔嚓一刀,这位官人已经人头落地。
原来黑老大吩咐了小弟一句话:如果他先吃鱼尾巴,就再差人给送来上等牛肉,再来二两烧酒,如果先吃鱼头或者鱼肚子,直接抹了他。
小弟办完差事,回到老大塌下如实汇报了此事,并且上前询问到:老大,先吃鱼头和鱼尾,有什么区别呢?老大心情也是极为不错,说到:哈哈,现在正值伏天,鱼游来游去的,尾巴的肉最劲道,非享受过大富大贵之人,不懂得这个道理啊!
小弟连连夸赞:老大英明,小弟还得继续像老大大学习……
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,这个劫匪头子对于鱼的习性和人性了如指掌,天气暖和的时候,鱼喜欢游来游去,尾巴一直在摆动,所以肌肉较紧实,吃起来味道更好一些,冬天的时候,鱼基本是不游的,在冬眠,所以尾巴肉质一般,最有营养的当然还是鱼头。
这个故事放在钓鱼这件事上,也是一样的,要根据鱼的习性,来选择钓位,钓法,和饵料。
在冬天和初春的时候,鱼的活性还不是特别强,温度还是比较低的,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选择好钓位,哪里暖和在哪里钓,饵料上选择蛋白质高一些的食物,比如红虫,虾粉这类饵料。
那么在夏天或者初秋,气温还是相当高的,就不要向冬天那样选择钓位了,尽量找深一些的钓位,水越深,越凉快,但是也不要太极端,适中就好。饵料就可以使用玉米粒啊,或者麦子里,商品饵都行,对饵料种类要求不高的,只有能把鱼诱过来就行。
最主要的是,要多总结经验,渔获不理想的时候,思考一下今天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,下次怎么改正。
渔获好的时候,想一下今天哪里发挥得比较好,下次还继续保持,这样的话,我们的技术会越来越高,钓的鱼也越老越多,心情越来越好。
总而言之,钓鱼从最早商朝时期一直延续至今的一项运动,我们要热爱,总结,和发扬。
来源:小姚说鱼 作者:小姚说鱼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齐鲁风情|细说民俗中的鱼文化渊源
- 加盟热线:13909497931 传真 0931-8405909 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中山路209号 E-mail:jiameng@nndfs.cn
商标注册证:第2009693号 版权所有 年年大丰收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陇ICP备08000784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069号